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大家都知道多肉露养的状态比较好,除了露养,大棚也是一个很让人羡慕的地方。养出的多肉状态可以与开挂区相媲美了。大棚里的多肉无论是地栽的还是盆栽的,成千上万株,为什么每一株都那么漂亮,肉乎乎的小包子状,颜色丰富多彩。而我们自己养的,春秋如果能露养状态还能好点,一旦搬回室内,徒的徒绿的绿死的死,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是不是大棚有什么秘诀能让多肉长的格外粗壮状态好?其实仔细琢磨一下,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环境的不同。大棚温湿度掌握的更适合多肉的生长。它要比室内更容易形成大温差,光照时间长,通风效果好,自然多肉生长的状态就比家里好。
因为大棚从地表到深处都是泥土,又被整个塑料膜覆盖,泥土中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不容易散发出去,就会使地表的泥土保持着微潮湿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多肉植物发根生长,也不容易让泥土结板。即使有结板现象,但因为大棚湿度比较高,在浇水的时候也很容易浇透,不会影响多肉对水分的需求。
而家养的多肉植物生长环境比较干燥,泥土处于微潮的状态很短,长期的干燥环境泥土很容易结板。所以很多肉友都会觉得很多时候浇水浇不透,泥土没有吸收多少水分,都从底孔漏出去了。时间久了,发达的根系也会因为水分供应不足而成了负担,导致一部分须根干枯,这种情况就不利于多肉生长。
而大棚的光照时间也要比室内养的光照时间长。大棚处于地平面,四周不会有什么遮挡物,从日出到日落不同角度都会有光照。而我们住的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等到太阳升起转到窗口才能有光照,下午太阳斜下去光照就没有了。如果你住的楼房间距小一些,期间还会有一些遮挡,当然不能跟大棚的光照时间相比了。
出状态的最关键点就是大温差。而大温差在室内很难制造出来,特别是冬季,还没听说冬季的北方人晚上睡觉开窗户的,就连白天能开窗户的也是室内取暖效果杠杠的才行,所以通风效果和大温差都不可能出现。而大棚在有阳光的时候,棚内的温度会如春天般的温暖,到了夜间如果不做过多的保温和取暖措施,温度可以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在这样大温差的条件下,多肉的状态自然就会好了。
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大棚的经验非常丰富,从根源就会控制,几乎不会让病虫害发生或者蔓延。而我们家养的多肉往往因为病虫害发生后处理的不及时或者不恰当,严重影响多肉的生长,有的甚至会死亡。而这个就需要多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更好的处理。
虽然我们室内养护的状态跟大棚的状态比不了,但是也要尽量给多肉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多用心,一定也会收获美美的多肉。
转载请注明:多肉萌主为什么大棚和自家养的多肉状态差距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