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光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珙桐花下齐心奔富纳雍县民族团结进步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066811740156666&wfr=spider&for=pc


  

化作乡枪杆岩红色生态旅游景区少数民族文化展演


  编者按


  位于黔西北的毕节,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市。这里山川俊美、河流众多,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毕节各族群众苦干实干,撕掉了千百年的贫困标签。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脚步更实、信心更足。


  本月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即日起,本报将推出专栏,聚焦毕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出现的亮点和涌现的先进典型。敬请
  纳雍辖29个乡(镇、街道),其中有10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20%。


  近年来,纳雍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六大示范”为统领,以“七进”活动为抓手,对全县个单位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助推经济社会良好发展。


  蜕变:找准方向迈小康


  年的一场大雨,一直是纳雍县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陶营村村民难以忘却的痛楚。


  那一年,村民们把苞谷收割之后,只剩下光秃秃的耕地经受日晒雨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缺乏植被保护的泥土全部冲刷到总溪河里。


  痛定思痛,村民意识到保持水土的重要性,决定另谋出路。恰巧,纳雍县农技术员徐富军无意中发现的一颗紫色樱桃玛瑙红,改变了现状。


  近年来,陶营村通过成立党支部领办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把这一颗玛瑙红做成了大产业。


  在厍东关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10个,玛瑙红种植面积达到亩。年9月,纳雍总溪河旅游景区成功获批国家4A级景区,厍东关乡毗邻高速路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实现“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年实现经营性收益.93万元,村均收益15.万元。


  为进一步壮大发展成果,厍东关乡实现跨村抱团发展。厍东关乡整合了广汽集团新增帮扶资金万元,联合相邻的黑沙垮、白泥、箐脚、下厂等4个村,由村集体出资成立贵州木梳苗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公司与广州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薰衣草、迷迭香等芳香产业,让发展红利惠及各族群众。


  厍东关乡玛瑙红的故事,只是纳雍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群众迈小康的一个缩影。


  去年,在各民族同胞共同努力下,纳雍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8%。


  协作:教育筑梦新生活


  “叮铃铃……”下课铃响起,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学生有序走到操场,有的在绿茵场挥洒汗水,有的则在专心练习“滚山珠”。


  芦笙响起,穿着苗族服饰的孩子们开始排练。在舞蹈教练王成义看来,“滚山珠”学起来不容易,但纳雍县天河实验学校把它融入幸福课程后,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在一跳一落中,他们脸上满是快乐的笑意。


  该校地处纳雍县宣慰街道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由广州市天河区援建。在全校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占比49.81%。


  为了“办一所有生命温度的学校”,纳雍县紧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东西部协作之机,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校务会、电子显示屏、课间操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全方位营造创建氛围。


  此外,该校以德育活动进社区的形式,开展“进社区、学雷锋”“我是社区小卫士”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到武装、公安等部门,开展“军民鱼水情”“校企携手同观影,党群一心共育人”等活动。


  在东西部协作的时代强音下,纳雍天河实验学校师生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鸽子花开共同体”联盟学校运动会,第一次上央视……先后获得了各类奖项50余项,学校被毕节市教育局评为“毕节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推动民族团结示范工作,纳雍县教育局成功将猪场苗族彝族乡弯子寨小学申报为全省民族特色第二批“双百工程”,成立了贵州省民族教育“双百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陈颖春工作室(小学语文);昆寨中学申报全省第五批民族教育“双百工程”特色学校,李忠志老师被授予民族教育名师培养对象……


  前进:乡风文明迎未来


  时下,记者走进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青山村,干净整洁的通村路两旁,特色民居格外引人注意。


  近年来,青山村以少数民族芦笙表演、民歌对唱、“跳花节”等活动为载体,促进民族交融交流,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及相关法规等知识抢答赛,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热情,实现“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的转变。


  为扩展创建成果,青山村开展了“和谐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形成民族团结、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同时,开展创建活动进村民组、进学校、进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教育引导学生及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意识。


  在纳雍,这样的创建案例不胜枚举——


  厍东关乡建立健全“网格”和“十户一体”联户体自治体系。以10户至15户群众为单元,自愿组成联户体,联户体作为有效治理单元,联生产发展促产业转型,联卫生整治促环境转变,联村寨治理促民风转向,联民生事务促服务转位。


  纳雍县农民讲师团开展民族政策宣讲教育,各乡(镇、街道)通过群众会、赶场天等形式开展宣传。


  全县依托已建成的1个文化示范乡和12个文化示范村、个村农家书屋工程和处“大喇叭”工程,持续打造文化示范乡村。


  ……


  为加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纳雍县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定期开展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以网格化、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推动公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城乡社区民族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上下同欲者胜。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纳雍县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珙桐花盛情绽放。(杨小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