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表面的“白粉”与多肉白粉病的区别
有很多品种的多肉植物叶片表面都会有一层天然的白粉,有些是从小的时候便有的,有一些则是养出状态时才会呈现出来的。大家切勿把这种原生的白粉和多肉植物的白粉病混淆了,它们完全是两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乒乓福娘多肉植物,其叶片表面就是会有原生的白粉
多肉植物叶片上的白粉
有不少多肉植物叶片表面就是自带有原生的白粉,如:冬美人、乒乓福娘等。这种白粉是多肉植物原生自带的,因此并不算是多肉植物的疾病,只能算是植株原生自带的属性之一。
养出状态的冬美人多肉植物叶片表面也会出现白粉
另外,有很多小伙伴看到多肉植物叶片上的白粉总是忍不住上手去蹭,其实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这种多肉植物叶片上的白粉其实是保护多肉植物的,属于“蜡”的一种,能有效的抵御暴晒及防积水。
患白粉病的多肉植物图
白粉病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种季节疾病,主要在春季比较高发。当多肉植物感染白粉病后则会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斑驳的白点,主要危害叶子和茎。一开始是黄色小点,后来扩大发展,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覆盖白色粉状霉层。
植株感染白粉病后,轻则影响植株状态,严重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叶子生长不健康,甚至死亡。因此白粉病需要预防和治疗,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白粉病的多肉植物图
多肉植物得白粉病的原因不外乎是养护上不注意导致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水分过多,土壤过分湿润,滋生霉菌。
2.过分干燥、栽种位置隐蔽,长时间不浇水,不见光照也比较容易滋生白粉病。感染白粉病的多肉植物可以直接用药解决,由于白粉病不属于普发性多肉植物疾病,多数都是因为养护的缺失或不注意导致,因此日常护理再注意一点基本都不会发病。
治疗白粉病小偏方:使用白酒(35度)与清水按比进行稀释,然后用喷雾瓶,喷洒被感染的植株(至白色锈状物清理干净为止)
总结多肉植物表面的原生白粉和多肉植物白粉病的区别
叶片上分布特征不一样;多肉植物原生自带白粉在叶片上表现为均匀的分布,几乎整个叶片都会包裹一层。而感染白粉病的多肉叶片表面则会出现斑驳的白点,并非大面积的出现,大多表现为从叶心往外蔓延的白点。
性质不一样;多肉植物自带的白粉是可以保护多肉植物的,而白粉病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种疾病,如护理不当是会影响植株生长,严重还可能导致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