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重生了!
叶泽看着面前边角已是脱了漆的大衣柜椭圆形镜子,镜面横腰裂开了一道缝,里头的人影也变成两个,高高瘦瘦,模样倒是有些俊俏,浓眉大眼的,一双乌黑的眸子深邃宛若星辰,很是耐看。
只是这脸色稍有些苍白,身子看着也有些瘦削,干巴巴的,一看就营养不良。
叶泽看着镜子里头的年轻身影,不由苦笑一声,重生穿越到这具陌生的身躯上,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他都没怎么出过门,一直躺在门板做成的床上。
这个也叫叶泽的倒霉蛋,因为被心爱的姑娘劈了腿,加上高考落榜,一时想不开,竟投河寻了短见,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叶泽!’
前世的他,三十出头,还是一事不成,过得浑浑噩噩,不管是事业,还是家庭上,都不尽如人意,本身又是孤儿,也没结婚,没有儿女挂念,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和留念。
老天爷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回到青葱的少年时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镜子右下角那竖着写的一排红油漆字——青山公社赠.年12月!
不过现在已是年,“年啊!”叶泽轻叹一声,理了理思绪,出了房门。
正值盛夏,阳光刺眼的很,都有些睁不开眼,他住的是东边房,家里排行老三,和二哥叶军住一屋,对面西屋是大姐叶梅和四妹叶雪住着,正间是爸妈还有家里最小的幺妹叶玲三人住着。
足足七口之家,不过在这年代是一点不稀奇,标配!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如此,少的四五口,多的十几口也是有,你要一家只有三口人,一个孩子,那才叫稀罕。
房子看着不少,不过全是那种黄泥浆裹着一些碎石垒成的土房,顶棚都是用芦苇杆子、稻草等给盖成的,这要来阵强风都能给吹飞了,下雨天屋里就直接成了水帘洞,到处漏,底下盆都接不过来。
简直了!
那滋味,冬冷夏热,‘舒爽’的很!
外头用黄泥芦杆子围了个小院落,靠近东边那一侧都是塌了大半,也没有去管,典型的农村景象。
这会小丫头正蹲在院子里一个小水坑边,玩泥巴玩的欢实,五岁的年龄,皮的不行,浑身跟个泥猴似的,也没人管,大人都是忙着干活、为生计呢,哪有这闲心。
也没后世那般的精贵,基本就是放养,能自个记得回来吃饭睡觉就行了。
见叶泽从屋里出来,小丫头立马起身,扑腾着小短腿欢快的跑了过来,手里抓着一坨黄泥,献宝般给展示道:“三哥哥,你看,我捏了个小鸭子,你看像不像?”
叶泽见小丫头小手中握着的黄泥巴,鸭子没看出来,倒是跟‘巴巴’有些异曲同工,哭笑不得,揉了下头发稀疏发黄的小脑瓜,违心的夸奖了一句,“嗯,玲玲捏的很像,呵呵!”
得到夸奖,小丫头“咯咯咯……”一串银铃般的稚嫩童声,又跑到水坑边玩去了。
老妈在西屋墙角侧,那里用篱笆围了个圈子,里头养了些鸡鸭,到了八十年代,上面政策也是稍放宽了些,家家户户为贴补家用,养些小鸡小鸭什么的,胆子大些的,猪羊也会养。
手里端着个簸箕,里头是些白菜叶、粗粮什么正喂着呢。
叶泽道:“妈!爸,大姐,二哥他们呢,去哪了?”
老妈名叫王金凤,将簸箕里的吃食一下给倒进了圈子里头,转过身来,道:“还能去哪,上地里干活赚工分去了……你这怎么还下地了呢,不好好躺着,快回去歇着。”
叶泽摆手,“妈,我这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再躺就要发霉了。”
老妈也就没多说,时间快到了中午,进了正间,开始忙乎起午饭来。
……
午饭!
一家七口围坐在缺了一个角的破旧四方桌边,屁股上坐的是长条板凳,七个人,桌上就孤零零摆着三个菜,一个是玉米粉做的黄面馍馍,这是主食,一开始叶泽还挺喜欢吃,这在后世吃惯了鸡鸭鱼肉,来个‘忆苦思甜’还是挺不错的。
但这时间一长,天天吃,这喉咙就受不了了,毕竟是粗粮,卡在喉咙里发涩、很痒,难受的紧。
一盘透亮的水煮白菜,那真的是清水煮的,不带一丝油花。加上一盘黑乎乎的野菜,就是今儿的午饭了。
就这还不能填饱肚子呢,实在是穷啊!
叶泽扒拉着没几粒米的稀饭,权当当水喝了,老妈给递过来个煮鸡蛋,道:“来,你给吃了,这身体刚恢复些,得补充点营养。”
叶泽没拒绝,也是徒劳,他这穿越过来几天,天天如此,一天一个鸡蛋,剥开外壳,掰下一半,给坐在一旁,将将露出个小脑瓜,却是看的嘴角都流口水的小丫头,笑着道:“呐,快吃吧!”
小丫头一接过,便迫不及待的给塞进了小嘴里,含糊不清的还不忘说声谢谢。
老妈王金凤埋怨一句,“你给她干嘛。”
饭到一半!
叶泽突然开口道:“爸,我想复读一年!”
屋内原先“呼哧呼哧”的喝粥声顿时停住,变得安静异常。
正喝着粥的老爸叶兴根,黝黑的面庞看不出喜怒,将手中的碗放下,沉声道:“你也得替你大姐、二哥多想想,不能光顾自个,这些年你安心读书也都没让你下地干活,既然不是上学的料,趁早断了这心思。
你大姐、二哥年纪都不小了,出嫁结婚都是要花钱的啊,哪能这么给你供着。”
叶泽心中苦笑一声,不知该怎么解释,因为现在的叶泽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叶泽’了,是不是上学的料他不是很清楚,但对于考上大学,他还是有十足的信心的。
都说八九十年代的高考,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谓难之又难!
原因无外乎两点:
第一,大学的录取率太低,外界环境所限,本身大学就不多,不像后世基本就是抢生源,各种野鸡大学遍地,街上一抓一大把的专科、本科生,不值钱。
第二,就是教育水平的问题,经历了多年的动荡,高考恢复是年,现在82年,也就五年来时间,教育的荒废,众多考生的水平都是停留在初中学业阶段。
他重生过来后,没事就翻了翻考试的科目题型,发现再简单不过,倒不是说前世他是学霸什么,勉强过了个二本,但让他参加这个年代的高考,不是吹嘘,还是信心满满的。
就拿一道高考数学题来说,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求侧面积等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高等于这个正方形边长的直圆柱体的体积。
就这样的,初中水平的程度,还是道大题,足足15分,简直就是送分题嘛。
所以,有这基础,况且还有一年的时间来复习,考上大学,不说百分百吧,但也差不了多少。
当下也没法解释过多,只能硬着头皮道:“爸,学费的事情我会自己解决的。”
叶兴根筷子“啪”一下就扣在了碗上,气道:“把你给能的!”起身右脚瘸着出了房屋,这是以前村里修河沟时,不小心被石头给砸的,落下了残疾。
大姐叶梅道:“泽弟,别生爸气,我和你二哥的事不急的,想复读就复读吧,好好学习,争取给咱家考出个大学生来,那就风光了。”
一旁的二哥叶军,也是点头附和着。
叶泽也没矫情,重重点头,心里满是感动,心里打定不为自己,为家里,爸妈哥姐妹,也要考个大学出来。
午饭吃罢,爸,大姐几人就又上田头干活去了,就连老妈也去了,能赚点工分是赚点,这年代,农民除了下地干活挣工分,也没别的收入了,家里只剩下叶泽,四妹,和小丫头了。
叶泽把门口挂墙上的竹筐背篓给取了下来,既然学费自己挣的话说出去了,总不能没点行动。
前世看过不少重生文,发家致富利器是什么?当然就是黄鳝小龙虾了,所以,准备去田沟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获。
跟四妹叶雪交代了声,让她看好小丫头,便急匆匆兴奋的出了门。
一直到火热的日头落到远处的山头下,叶泽肩上背着篓子才回来,光着膀子,头发也是湿漉漉的,刚在河里泡了个澡,晒的是‘红光满面’的。
脸上却是没有多少喜悦,他这忙乎一下午,黄鳝、小鱼什么的倒是有,但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多,累死累活,只搞了五六斤,唉!与他所期盼的相去甚远。
将篓子里的黄鳝、鱼给倒进了院中的一口水缸中,准备先养着吧,等攒了一些,再拿到县城里去卖,他所在的村落叫毛桥岭口,去趟县城可不容易,走路都得花上两三个小时,这年头也没个车的,全凭11路人力机车。
小丫头掂着脚,两手抓着边沿,小脑袋往水缸里凑,兴奋道:“三哥哥,好多蛇,好多蛇!”叫得欢快!
第2章说好的发家致富黄鳝、小龙虾呢?
一个礼拜后!
水缸里已经养了不少的黄鳝了,得有个五六十斤,但与他心里所想的落差不小,依他意思怎么得来个上百斤了,就这还是没日没夜去田地里抓来的呢。
他这坐门槛上哀叹声,发家致富小龙虾、黄鳝都是骗人的,这年头温饱都解决不了,黄鳝是什么?那可是荤菜啊,大补品,莫说如今这年代,就是后世生活条件好了,也没有几家能天天吃得上的,贵啊。
你觉得村里头农民傻嘛?但凡抓到些要么自个吃,要么拿去市场偷摸卖掉补些家用,地里头黄鳝、鱼虾早被抓尽了,想着靠卖黄鳝鱼虾发家致富,赚取第一桶金,这希望怕是要落空了。
但不管怎么样,叶泽决定把水缸里这些,到时给收拾干净,晾干,拿去市场上卖卖先,蚊子肉也是肉,他这现在兜里穷的叮当响,比脸还干净。
顺道看看县城那边环境,有没什么更好的赚钱法子。
今天一家人吃着晚饭,依旧的窝窝头,稀饭配咸菜,叶泽他这“呼噜呼噜”喝的也勤快,吃这些粗粮,喉咙也算是适应了,没办法,饿个几顿就一切都好了,没那么娇贵。
“妈,明一早我要和二哥一起去趟县城,把这些黄鳝鱼干拿去卖,到时你给我们摊个烙饼什么的,路上吃”,叶泽吃完饭,抹了把嘴角,说道。
坐上方的叶兴根闻言,眉头一皱,不过并没出声反对。
老妈王金凤则担忧道:“你们这拿去县城卖,不会出啥事吧?我听说县城里可是有‘投机办’的,别给抓去了。”
“妈,你放心好了!”叶泽说道:“现在上面政策都放开了,我们这就是这么点东西,能有什么事。
再说了,我这一大早过去的,人‘投机办’的人估计都还没上班呢,放心,出不了事。”
见此,老妈也没再说什么。
……
一夜无话!
第二日凌晨三点左右就起来了,鱼干装袋子里,五六十斤黄鳝用蛇皮袋一装,带上老妈给烙的饼子,叶泽和二哥两人便出发了。
毛桥岭口,听这名就能知道,两人吭哧带喘的翻过两座上岭,才算出了村子,二哥叶军还好,初中毕业就跟着下地干农活了,有膀子力气,他这就不行了,别说扛蛇皮袋了,就是光走道爬山,都是累够呛。
二三十里的路,两人赶到县城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来到小摊小贩专门售卖的地方,嚯!这人还真不少。
油条、大饼摊子,包子铺等,都忙呼着开摊呢。
“泽弟,咱接下来怎么办?”叶军肩上扛着蛇皮袋,虽已是21的年龄,为人木讷老实,不太会说话,这会看着这般景象,可是有些发怵。
叶泽四下瞧了瞧,找了个空位,招呼二哥把东西放下,这会时间还早,没有什么顾客,也不急,把从家里带来的烙饼给拿出来,这一路可是消耗过大,两人早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大口吃起来。
吃完,两人一屁股坐下,也没什么讲究,靠着身后的一大槐树休息起来,过了有一个来小时,天光大亮,集市上人多了起来,他这鱼干也铺开了,蛇皮袋开着口子,里头的黄鳝倒还挺鲜活,钻来钻去的,先前担心会死掉倒是多余了。
没一会,就来生意了,在摊子前驻足的是位挎着菜篮子买菜的大婶,叶泽热情道:“大婶,看看买点什么,鱼干、黄鳝都挺不错的。”
大婶探过头往袋子里瞅了瞅,道:“这黄鳝多少一斤?”
“4.5毛一斤,你要有粮票肉票布票什么,都可以换!”叶泽爽快说道,用手给扒拉了两下袋里的黄鳝,道:“大婶,你看看,这可是鲜活的,又粗又大,买了肯定不亏,呵呵!”
“我要买个,嗯……五斤,你给我来4毛一斤,行吧,小伙子!”这位砍价也是一流,别小看这五分钱,这年头钱可是值钱的很呐。
叶泽苦笑一声,“行!大婶,今儿你是头一个顾客,便宜给你了!”
麻利的从蛇皮袋里抓出数条黄鳝,用事先准备好的草绳穿过腮,一条条跟辣条般给穿过,老式的秤砣高高挂起,说道:“大婶,自己看啊,五斤满满的,呵呵!”秤好,给放到了大婶的菜篮子里。
大婶付了钱,还夸他一句,“嗯,小伙子实在,以后我就到你这买了!”
“哎,好嘞,谢谢大婶,您走好!”叶泽小嘴也是甜的很。
一旁一句没吱声的叶军,看着从容稳当、应付自如的弟弟,都木掉了,心想这还是那个他所认识的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弟弟嘛?
面对物质匮乏、国营商场、供销社等计划经济的年代,光有钱没用,还得有票,买肉得肉票,买粮得粮票,买布、油、自行车等等,得布票、油票、自行车票种种,就没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票的农民咋办?各种票紧缺的城市居民要如何?
猫有猫道,鼠有鼠路,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也就半个来小时,叶泽辛辛苦苦一个礼拜,给抓的五六十斤黄鳝,十多斤鱼干给抢购一空,根本不用吆喝,都是抢着买,跟不要钱似的。
卖完东西,蛇皮袋子一收,兄弟两人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开始点起收入来,叶泽食指点着唾沫,也没仔细查,60斤的黄鳝,4.5一斤,鱼干3毛一斤,有十斤左右,也就是30来块上下。
一旁的叶军看着叶泽手中那花花绿绿的钱和票子,实在没忍住,小心道:“弟,这……这卖了多少钱?”
叶泽挺淡定说道:“二哥,30不到,还有3斤肉票,4斤粮票,呵呵!”
“这……这么多?!”叶军是又惊又喜。
叶泽摆手道:“二哥,这还多,这可是忙乎一个多礼拜才赚到的,这一平均,一天五块钱都不到,多什么呀!”
“弟,这可不少了!”叶军说的认真,还给解释道:“家里面像我和爸这种壮劳动力,一天也就一个工,三四毛钱,像大姐和妈就更少了,这一天五块,可了不得啊!”
叶泽笑着点了点头,是他现在这思维还停留在后世,三十块钱!也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日三餐费用,实在不值一提。
但搁这年代,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二十来块,一个农民一年挣的工分也就两三百块,也难怪二哥会这么的激动。
有了钱,叶泽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肉铺买了两斤猪肉,又买了三斤的细粮,这段时间,天天玉米面、粥、咸菜的,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犒劳犒劳自己和家人,完了,又给小丫头买了点糖果,让得二哥是一个劲的劝着,“太多了,够了,够了!”可是心疼的不行。
他把这些东西全都装进网兜里,交给了二哥,“二哥,趁着日头还不太热,你先回家,路上小心点啊。”
“弟,你不回去?”叶军接过兜子。
“我去我一同学家里看看,晚点回来。”
叶军没多想,“行,那你自己也注意安全。”
待二哥离去,他这转悠起县城来,不大,热闹繁华点的中心区域也就那点地方,人民东路是这边的一条主道,两边的街铺多是供销社、国营店,私人的也不是没有,但很少很少。
这年头‘投机办’可不是吃素的,比之后世的城管还要牛.逼,这要抓了,可不光是没收你的东西,搞不好还要给你扣个走资派罪名,进去坐牢,不是罚点钱关你几天完事的。
不然这开个饭店、菜馆什么倒是挺不错的。
转了一个上午,中午在一面馆吃了碗面条,阳春面,量大十足,花了他三毛五,吃完也没急着回去,这会太阳最毒的时候,一大早又是早起,困得不行,到了县城唯一一个公园,人民公园,找了一阴凉处的石板长椅上,躺下一眯眼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都是下午四点多了,日头挂天际的西边,把整片的云彩给染成一片红霞,没了中午时的焦热。
去了趟公园里的公厕,放个水,洗把脸,等天色黑下去了,一些个散户,胆子大点有想法的都偷摸出来坐买卖了,他现在手里抓着的两个葱油饼,就是从一私人摆摊主那里买的。
一边吃着,一边四处观察有没合适自己的挣钱买卖,不知不觉来到了县城唯一的一电影院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倒不少,外面叫卖的摊贩多是一些卖瓜子,花生的,他站边上打量了一个多小时,生意着实不错,买的人挺多。
这买卖不错,他觉得挺适合自己的,一来现在手头没多少钱,你就是有开饭店、菜馆的想法,没足够资金支持,没个毛用。
瓜果这些小本经营,移动摊贩,游击性质,就是到时‘投机办’来了,也能快速逃跑走人,风险降低不少。
打定主意,不再迟疑,就按这法子来,后世时经常听老一辈人说起,八九十年代遍地是‘黄金’,钱好挣。
好挣嘛?
现在看看这些个卖瓜果零食的,确实不错,他刚看的仔细,瓜子花生按四五毛一袋卖的,他估摸除去成本能挣个2毛左右,刚这么会功夫至少卖了二三十袋,那就是五六块钱。
你得知道这年代一个工厂的职工每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块,想想好了,这一晚个把小时抵你一个月的收入,何等的‘暴利’!
这年头你说人傻嘛?放着大把钱不去赚?没别的,依他所想,一来固旧的思维还是当下的主流,国营企业工人、司机、商场营业员还是最吃香的工作,在人们眼里这才是正经工作。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还是眼下‘投机办’的存在,那动荡十年后根深蒂固的顽固依旧在影响着,倒买倒卖、走资派……这些,使得绝大多数有此想法的,都是畏惧不敢上前。
饿死胆小,撑死胆大,仿徨惆怅数天的叶泽顿觉头顶的阴霾、迷茫,在此刻消散一空。
(您点击阅读原文后,将产生阅读记录,下次阅读只需点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