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精彩回顾
一棵变十棵,细数哪些多肉植物的叶插成活率最高!
我家最美的三盆莎莎女王,不怕严寒、不畏酷暑!
快被遗忘的生石花,却个个美的像颗宝石!
美到爆的常见多肉植物介绍--子持莲华
今夏的十大血泪经验,说多了都是泪啊!
感谢原作者“家花居草”授权
整理:多肉植物图谱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接下来正文开启:
简单写下养肉几年来总结的一点配土方法。
多肉植物的配土,不是要最好的,也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可以适合每一个人的,只要适合自己的就好。
关于各种介质的功能作用相信大多数多肉爱好者都能略知一二,这里只挑配土的方法说下。
最基本的就是椰糠、草炭、粗沙、煤灰、蛭石和珍珠岩,通常就是先把这些基本的配好,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颗粒,如火山石、硅藻土、绿沸石、麦饭石等等。
不过没用过赤玉土和鹿藻土,原因就是过段时间后会粉化,喜欢的可随意加,不会有坏处。
压缩的椰砖每块约在9-10斤左右,用水浸泡后使用。
一块约用一桶水(大概16公斤左右),并将多菌灵(25%浓度的克左右这些数据只是自己估算的,目的是防止多肉黑腐仅供参考)和硫酸亚铁(50克左右,中和一下椰糠的碱性)直接溶解在水里后浸泡椰砖。
浸泡好后用粗筛过一遍(5*5mm的),把杂质和絮状的去掉,没有这些杂物会均匀松散,用起来会方便很多。草炭也用同样方法过一遍筛子。
(筛过后的椰糠,均质松散)
(草炭在里面加了一部分腐叶土)
(滤掉的杂质)
粗河沙,最好是两遍筛子,先用细筛(2*2mm)滤掉沙子中的泥土粉尘部分,再用粗筛滤去较粗大的颗粒。
再就是烧过的煤球,用雨水淋过最好,也可以硫酸亚铁兑水中和一下碱性。碾碎后过一遍粗筛子,滤掉的粗粒还可以铺底用,疏水透气,作用堪比陶粒。
如果是一块9-10斤的椰砖,那草炭就按椰糠水泡开后体积1:1的比例即可,粗沙可一桶多点(平时传统的那种水桶多少可按需要增减),珍珠岩和蛭石适量即可。(最基本的几种)
然后把这些最基本的一块拌匀后,如果不是很讲究,这时候完全可以直接使用了,这应该是比较经济适用的,适合大部分多肉,老桩类可适当增加颗粒。
讲究些,就在这基础上继续加介质,火山石、硅藻土、麦饭石、绿沸石......或者全颗粒(个人全颗粒也是要加一些这种最基本的,能增加保水性)。
拌匀后用手试一下,感觉潮而不湿,抓一把攥紧,松开后土不凝结保持松散为最宜。
存放最好用厚一点的自封袋,这样会保持土的湿度,用时直接上盆,适合缓盆生根而无需再增加水分。(因为这些介质大都无菌并且兑水时加了多菌灵这样存放久了也不会发霉变质)
具体对自己来说究竟哪一种合适,是与你的养殖环境个条件是分不开的。
拿你所使用花器的材质来说吧,透气性差些的,如瓷的、玻璃的、内外封釉的、金属的等等就可以颗粒多些更易通风透气,可以随意调配,在选花器时会有更多选择,只需选择喜欢的形状和颜色就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见过不少大棚主和有露养条件的肉友,有用纯煤灰、纯沙子、纯草炭、纯椰糠···还有直接黄泥土地栽,照样都长得很好,状态也漂亮。
不过重要的是大棚的环境,通风光照湿度等因素都是我们在家里没法比的,所以家养特别是阳台族,对土还是有要求的,在疏水透气的原则上能让多肉更易出色出状态,就是比较理想的配土了。
一点经验,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仅供参考。
村长尊重原创,转载文章前均会向作者申请授权,如有疏忽还望原作者见谅;部分文章无法查询具体出处,则标注为选自网络,村长向所有作者致敬。
个人爱好分享至朋友圈无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