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铜会得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7007739.html11月4日,记者来到毕节市纳雍县纳雍天河实验学校,与课堂里声声入耳的朗朗读书声不同,设在教学楼间的读书角显得十分静谧。
从教室穿过一条干净整洁的走廊,记者在走廊尽头看到一片开阔地带,“阳光书吧”四个字映入记者眼帘。
五颜六色的桌椅板凳、干净整洁的书柜书架、琳琅满目的课本图书一应俱全,让略显方正端庄的教学楼多了一分趣味。
纳雍天河实验学校“阳光书吧”
“我们班每周都会在这里上一节40分钟的无声阅读课,同学们可以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图书,遇到不会读的字,我们鼓励孩子们用字典查阅,这些都是我们班的孩子。”四年级(1)班班主任江丹告诉记者,阳光书吧的设置,让孩子们沉浸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顺着江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三十多个孩子在书吧默声阅读,有的在长凳上默背《唐诗三百首》,有的在榻榻米上被连环画逗得乐不可支,有的则在书架旁细细品味寓言故事,每个人旁边都放着一本《新华字典》。
学生在“阳光书吧”阅读
一位面色黝黑、身材瘦弱的小男孩拿着古诗词里的生僻字与反复《新华字典》反复对照,忘我背诵的神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通过了解,这位名叫何源源的10岁男孩,住在学校旁边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宣慰社区。
“源源一家是去年中秋节从纳雍县曙光乡石沟村搬到宣慰社区来的,今年第一学期入学时还是个害羞腼腆的孩子,但我发现他很喜欢古诗词,鼓励他经常到书吧来看书背诗。”江丹说。
当问及搬过来后学习环境上的感受时,腼腆的孩子打开了他的话匣:“我以前在的学校又远又小,能看的书也很少,搬到这里后,上学近了,能看的书也多了,老师和同学对我都很好。”
何源源顿了顿,紧接着说:“我想对江老师说一句您辛苦了,我们以后不会‘人声鼎沸’地‘大声喧闹’惹你生气了。”当记者惊讶于他的成语储备时,他不紧不慢地说到:“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想当一个解放军,保护身边的人。”
顿时,眼前这位瘦弱男孩的臂膀,在阳光的映射下竟显得有了几分担当。
江丹告诉记者,全校超过80%的学生,都是像何源源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搬到新的环境,更需要学校和老师加倍的关心和爱护,真挚的话语字字入心,一分暖意涌上记者心头。
“阳光书吧”,让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洒满了阳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弘弢
编辑 王帅
二审 刘娟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