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美国及其盟友所谓的“围堵中国”计划,澳大利亚近些年来想尽办法给中国找麻烦。无论是追随美国围堵中国华为公司还是哄抬大宗原材料价格,澳大利亚始终扮演着一个尽心尽力的“马仔”角色。在澳大利亚的积极挑衅之下,中澳关系陷入低谷,两国经济关系也遭遇重创,澳大利亚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飞速下降。作为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澳大利亚国家经济运转非常依赖国际市场。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已经长时间疲软。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经济进一步遭到重创,很多重要经济体都出现总量严重萎缩。在如此困难环境里,中国是少数还能保持正增长的经济体,中国市场也因此成为全球少数最具价值的市场之一。就在全球很多经济体都想办法开拓中国市场的时候,澳大利亚却选择放弃中国市场,这种做法实在称不上明智。
澳大利亚有如此匪夷所思的举动,很重要的考虑就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会给澳大利亚足够“利益”,从而弥补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所谓的“盟友”不仅没有拿出本国市场来消化澳大利亚滞销的商品,反而趁机抢占澳大利亚出让的中国市场份额以解决本国经济发展问题,这波操作实在令澳大利亚始料未及。
12月2日,据悉尼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前9个月,澳大利亚对华商品出口的12项主要商品出口额相比年已经减少亿澳元(约合亿美元)。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詹姆斯·劳伦斯森指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爆减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澳大利亚盟友。詹姆斯·劳伦斯森警告称,以美国为首的澳大利亚“盟友”们在贸易问题上都是激烈的竞争对手。从已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当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大幅减少时,美国同类产品的对华出口额增加46亿美元,加拿大和新西兰同类产品对华出口额也分别增加11亿美元和7.86亿美元。很显然,他们并没有贯彻“围堵中国”的计划,反而趁着澳大利亚产品被逐出中国市场的“空挡”大肆抢占澳大利亚留下的市场空缺。
劳伦斯森不无担忧地指出,那些宣称“很多国家都在同中国经济脱钩,澳大利亚无须担心同中国的贸易关系恶化”的观点完全错误。事实不会撒谎,所有贸易和投资数据都表明中国与很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的战略伙伴在内,经济融合在进一步加深。至于“澳大利亚经济与中国脱钩成本很小”的观点更是无稽之谈,目前,澳大利亚很多主力出口商品都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而滞销严重。尤其是很多农产品,大量澳大利亚本土中小农户因此陷入窘境。此外,大宗原材料出口也受很大冲击,澳大利亚很多行业都面临严峻形势。即使如此,澳中经贸往来从未真正脱钩,事实上还在增加,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完全脱钩要付出更大成本。
年早些时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悍然宣布撕毁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协议,随后还有一些议员带头呼吁要求政府取消西澳大利亚州曾与中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无奈之下,中国方面只能宣布无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澳大利亚政府自以为得计,以为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向中国施加压力也能讨好美国。可如今,澳让出的中国市场份额却被以美国为首的盟友们瓜分,真称得上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过,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决策层应该非常清楚本国经济特点,也应该明白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主动破坏中澳关系的做法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愚蠢之举,那澳大利亚为何会做出这样反常决策以至于被盟国“捡便宜”?
首先,澳大利亚决策层高估以美国为首地盟国们的实力。作为英国前殖民地,澳大利亚对欧美国家有着天然“亲近感”。不仅在国家制度上照搬英国,本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制度也都模仿欧洲发达国家。此外,由于澳大利亚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全球市场非常敏感。年全球金融危机前,欧美国家凭着强大消费能力成为全球顶级市场,那段时间堪称欧美国家的黄金时代,令澳大利亚印象深刻。不过也正因此,澳大利亚政坛就形成一种执念,认为欧美国家始终保持着极具潜力的市场规模。纵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市场规模绝不能与欧美国家相比。实际上,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已经出现普遍性经济总量萎缩,新冠疫情更是给予他们致命一击。虽然当前很多欧美国家理论市场规模依旧很大,但在疫情频频反复的大背景下,保障自身经济发展都已经很困难,哪还会有余力帮助澳大利亚。可天真的澳大利亚仍用几十年前的眼光看待他们,那做出战略性误判也就不是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这些所谓的发达国家根本用意还是让澳大利亚当炮灰,一面借此给中国找麻烦,打乱中国发展步伐。另一面趁机瓜分澳大利亚让出来的中国市场份额,满足自身经济发展。
其次,澳大利亚决策层高估自身对中国的影响力。不可否认,如果仅从大宗原材料出口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确实是全球重要国家。正是因此,澳大利亚决策层相信凭借澳大利亚的影响力,一定可以迫使中国屈服,接受不平等的经济条件。但这样的判断显然缺乏政治常识,因为国家影响力从来不是由某个因素决定。除大宗原材料出口外,澳大利亚再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略级别国际制衡工具。面对中国,澳大利亚大规模哄抬一铁矿石为主大宗原材料产品价格的确给中国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很快调整策略,一方面拓展国际进口渠道,加大与巴西及非洲国家再大宗原材料进口方面合作,多元化进口渠道。另一方面,规范化本土大宗原材料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浪费。随着中国一步步扳回局势,澳大利亚节节败退。除继续哄抬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产品价格外,没有任何其他手段,而中国则逐渐掌握主动权。
再次,澳大利亚决策层轻信以美国为首欧美盟友的许诺。此番澳大利亚之所以敢于冒着失去中国市场的危险向中国挑衅,很重要原因就在于相信欧美盟友们会履行所谓的政治许诺。虽然有着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利比亚等前车之鉴,但澳大利亚坚信自己是“特别的存在”。因为澳大利亚多年来自称“发达国家”,又和欧美国家有着盟约。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被抛弃主要是因为不是发达国家,而澳大利亚则不然。只要有着“发达国家”这一名号“护身”,澳大利亚就会被那些欧美国家承认为“真正的盟友”。不过以美国为首诸盟友此次的操作估计也让澳大利亚认识到,被盟友背叛有时候和是不是发达国家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