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的党建+积分超市
“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每次加3分;家庭环境卫生评分80分以上,每次加10分;懂感恩,每年加20分……”
“早婚早育,每例扣30分;家庭环境卫生评分80分以下,每次扣50分;无故与邻里发生纠纷,每次扣5分……”
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村委办公楼的门前,党建+积分宣传栏格外引人注目。村评分小组正在前往村民王荣贵家对环境卫生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包括房前屋后是否干净整洁,室内座椅、卧室被褥、厨房餐具是否摆放有序,禽畜圈养是否规范,有无污水乱排等。评分结果纳入积分管理,积分低于80分,农户入“黑榜”,积分高于分,则入“红榜”。超过分的部分,可以到村里积分超市按照“一分一元”的兑换原则兑换日常用品。“进了‘红榜’有用品拿,进了‘黑榜’害羞,大家肯定都努力整好自家卫生呀。”王荣贵说。
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的党建+积分超市
据了解,纳雍全县以村为单元实施“党建+积分”管理,建立农户积分管理制度,开列具体的“八加八减”正负面考评清单,制定“参加乡村组织的集体合作社劳务用工、参加技能培训、参加群众会、稳定就业、环境卫生好、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参加公益活动、知晓政策感党恩”八个正面加分项,制定“早婚早育、不尊老爱幼、有辍学生、建新不拆旧、环境卫生差、不懂感恩、违法犯罪、邻里不和”八个负面减分项,对每一个加减分事项进行分值量化,实行正面清单加分、负面清单扣分。所有村民每户基础分为分,并进行累计积分,每月以村为单位对积分情况进行公示,教育引导广大农户知晓“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王荣贵的妻子在打扫卫生
此外,在各村建立健全“积分制”“荣辱榜”等奖惩机制,每月农户积分超过分部分,按照每分1元价值计算,可到村居指定的“积分超市”兑换同等价值的生活用品,兑换后扣除相应积分,未兑换或剩余积分可保留、可累计;扶贫产业项目分红资金,全部按贫困户积分情况进行分红,用总资金数除以总分数,计算每分对应资金,乘以每户最后积分即得该户分红资金。每次分红后,分红积分“清零”,次月重新累计计算分红积分;进入光荣榜的农户,可优先评先选优。排名靠后的进入害羞榜,除在村组醒目位置进行通报曝光外,同步安排乡村干部追踪监督、引导矫正。以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群众自主发展、主动脱贫的积极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恩宇
编辑肖慧编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