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光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数据让贵州农业迎来大发展更多企业变身智
TUhjnbcbe - 2024/8/30 17:16:00

本文转自;

消费日报网讯(董建伟记者王春宝)随着大数据推广和应用,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智慧农业正逐渐变为现实:农民坐在家中就可以通过手机远程遥控大棚内卷帘的升降,调节日照强度;果园基本信息、环境监测、生产销售概况、地理位置、VR实景、检测报告等都一目了然……在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引导下,大数据智慧农业场景正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农场之中,给现代农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大数据不仅仅让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让贵阳更多企业成了智能工厂。

西部大山深处的一个猕猴桃,或者一株辣椒等农产品,与如日中天的大数据等最新科技,是不是天然地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其实,长期因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只能“靠天吃饭”的贵州农产品,正在搭乘大数据的翅膀,越山渡河地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今,曾经老土的农产品正越来越具有科技感。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人也还是那些人,但乡村正在因此而振兴,老百姓也因此而过上好日子。

“你们前几天没来看哟,园子里请了多人干活,每天付出的工资都是好几万。”陈泰安说。稍稍留意,你会发现猕猴桃园里有一根类似于公路旁那种度旋转的摄像头一样的杆子。原来,这是一台小型气象监测站,不仅能采集附近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降水量等数据,还能采集土壤中的湿度、温度、酸碱度等数据。

在后台的显示屏上,只要通过这些数据,便能实时了解猕猴桃的生长情况,如是否需要浇水、成熟度如何等,并适时调整,从而保证猕猴桃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甚至,万高清°监控摄像头,还可以观察叶片生长状况和果园的病虫害情况。未来,甚至有望建立病虫害发生的预报预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以指导种植生产。“有了大数据,农业产业就不再后知后觉和被动应对了,而是可以提前观察和预防,从而保证最佳状态。”陈泰安说。

而今呢,只要通过一个
  

大数据帮助企业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结合,带来了产业变革升级,同时也让企业降低了成本,提质增效。“以前,需要10个工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4个人就能完成了。”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仕林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工业装备、工艺和材料潜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分配效率。汉方药业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转型升级后,工人减少了50%,产能却增加了10倍,而且药品质量控制达到了%。

“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能够帮助企业提质增效。而且整合的程度越深,效果越明。”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局吴迪说,比如,贵阳海信投资0万元建立以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导入近30台智能机器人,升级改造6条生产线,工厂人员由0人规模压缩到人,减员比例高达50%,节省了近0万元的人工成本。同时,实现了质量效率双提升,运营成本下降26.78%,生产效率提升.28%,产品不良率下降27.56%。

大数据让更多企业成为智能工厂

随着贵阳“千企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一个个智能工厂在贵州拔地而起。据悉,年贵州省两化融合水平在全国处于第三梯队水平,位列第三梯队第二位,贵阳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远高于年贵州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略低于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自年以来,贵阳累计有力源液压、贵阳海信、盘江民爆、兴达兴建材、航天电器、航宇科技等6家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航天电器、振华新云电子、贵州同济堂、盘江民爆等4家获得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黎阳航空、雅光电子、贵州轮胎、奇瑞万达等31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年中国振华“振华集团级互联工厂网络集成创新应用”项目、贵州开磷集团“磷化工全流程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项目入选工信部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年航天风华、航空电机、西南工具、广铝氧化铝、贵州贵航、安吉华元、中铝彩铝等7家企业项目获评贵州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占全省70%;中国振华、磷化集团、玉蝶电工、雅光电子等18家企业项目获评年“万企融合”省级标杆项目,占全省29.5%。年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电子元器件精益柔性协同制造应用荣获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

未来,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局将以“万企融合”为统领,推动制造业与网络平台深化融合、相互促进、同步提升,依托贵州工业云平台、贵阳市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平台、贵阳智能制造协同共享平台等,链接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国内优强大数据服务商,为工业企业提供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规模化在内的丰富的智能化应用。为更多的工业企业的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提供服务,智能工厂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必将成为工业发展中流砥柱。让更多实力雄厚的企业,盛誉传播海内外,为贵州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数据让贵州农业迎来大发展更多企业变身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