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到深圳采风,小编带回了一群聆郎满目的鱼。这些鱼在当地十分常见,但要让你一口气说出它们的名字和做法还是有些难度的。不信?快来试试看吧。
——阿馨
七大海鲜市场品种齐全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优越的地理条件让深圳的水产业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深圳主要的几个海鲜市场分别是福永海鲜市场、布吉海鲜批发市场、罗芳水产批发市场、湖贝东门肉菜市场、盐田海鲜批发市场、南澳水头海鲜市场、蛇口东角头渔市。
据了解,布吉海鲜批发市场是深圳交易规模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该市场经营的水产种类达余种,其中交易的冰鲜鱼占深圳市消费量的八成以上。
罗芳水产批发市场是目前深圳品种最齐全、客流量和交易量最大的市场;该市场经营交易的主要品种有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多个鲜活水产品种类,其中60多种高档海鲜产品来自国外的澳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家。
烹调简单追求食材本味
深圳当地及周边捕捞上来的鱼类大多讲求食材的鲜味、本味,因此在烹调方法上并不复杂。当地较为常见的烹调方法有沙煲焗、清蒸、煲汤、豆酱煮、姜葱炒、烧烤等等。
无需过多修饰,一般以少量的盐、胡椒、豆酱调味即可,成菜速度很快,最大限度还原食材的原汁原味。
主角即将登场,请大家拿好自己的小板凳...
九肚鱼
个性学名龙头鱼,又名狗母鱼、豆腐鱼,肉食性鱼类,体延长、稍侧扁、尾柄细长,体乳灰色,背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腹部乳白色,一般约为15-26厘米,重约75-克,身体肌肉柔软、松弛,为温、热带海洋底层鱼类,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及黄海南部。
烹调九肚鱼无刺,只有一条大骨且为软骨,用来椒盐最能够突出其特别的肉质。
▲九肚鱼
金钱鱼
个性也称金鼓鱼,俗称金鼓、黑星银拱,成鱼体长约30厘米,体表满布数十个黑色圆斑,似金钱状;背部高耸隆起,口小,鳞片细小,鱼体黄褐色,腹部银白;我国南方江河入海口常见,湛江地区养殖繁多。
烹调可用来清蒸、煎、配合番茄焖煮,或煲汤、客家酒酿煮金钱鱼均可,肉质嫩滑;蒸制时无需刮鳞,连皮清蒸,熟后撕开外皮,鱼肉鲜甜嫩滑;煲汤则需先将鱼煎至金黄,再搭配如豆腐同煲,汤水奶白,鲜甜可口。
▲金钱鱼
三刀鱼
个性学名千年笛鲷,胸鳍大,尾鳍浅凹形,体赤色,侧方有3条深红色斜带,尾鳍上下叶尖端黑色;幼鱼体侧具3条黑色斜带,随生长逐渐模糊至消失;我国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等海域,及广西、广东沿海。
烹调适用于煎、煮、生啫等烹调方法。
▲三刀鱼
黄刺
个性学名黄鳍棘鲷,一般体长-毫米,最大个体可达3.3千克;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活体青灰而带黄色,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带,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黄色;中国广东省沿岸分布十分普遍。
烹调适用于干煎、烧烤、沙煲焗制。
▲黄刺
马鲛鱼
个性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上侧面有数列蓝黑色圆斑点,腹部龙白色,背鳍与臀鳍之后有角刺;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烹调马鲛鱼刺少肉多,体多脂肪,与“雪菜”同烧鲜美异常,可作“熏鱼”,也可用盐腌制,是下饭佳肴。
▲马鲛鱼
小鯷鱼
个性地方名称日本鳀、青天烂、丁香、乌江、片口、姑仔,体背面蓝黑色,体侧有一银灰色纵带,腹部银白色,背、胸及腹鳍浅灰色,臀鳍及尾鳍浅黄灰色;生活于浅海,分布很广,主要渔场有济州岛、海洋岛、石岛、闽东及舟外渔场。
烹调可用于提炼鱼油、制作鱼粉,也可鲜销或制成咸干品或用作鱼饵;常被制成鯷鱼末、珍味熏鱼片、罐头及鱼肉松等,常用做法为做馅或煲汤。
▲小鯷鱼
怎么样?是不是眼花了?如果上面这些你都认识或者吃过,下面这个可就不一定咯。欢迎知道答案的小伙伴们在评论区抢答哦~
▲快来抢答
除了当地丰富的水产,深圳采风团还为大家总结了深圳当地十二大旺店的介绍,及招牌代表旺菜的详细做法,想了解更多内容,尽在年第8期《烹饪艺术家》。
扫码即可订阅《烹饪艺术家》杂志
“中国烹饪艺术之星”认证通道正式开启!
↓识别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