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和“你的与众不同之处”决定了你的目标。目标是你的品牌,是你必须要去实现的理想,是激励你向前的魔杖。目标无关于你做什么,而是你怎样做,为什么做。
所以,阿法狗赢了。家长又要疯了。财神姐姐周围那些本来只关心孩子的未来在哪里的朋友,突然发觉自己就快失业了。于人于己于家庭都漫无目标。
我们不应该把每个人承担的生活的不易拿来做对照比较。我们只是从不同角度看见了生活的不同面貌。他人的故事给我们启发,让我们有所思考有所收获,然后继续在自己的生活中跋涉。
我们度过的今天是对昨天的回答还是对明天的提问?这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也远非最坏的时代。最好的应对方法是珍惜每一个选择的机会。
财神姐姐开篇这么严肃,是因为一个假期都在被这只狗骚扰,它的胜利逼迫我们不顾上帝可能发笑的事实,想了很多问题。以至于今天Y先生的料来了,我们也只是感慨下:比起金融狗对实习生的猥琐,地产界居然有点像清流了。
工作日第一天,打打脑也是应该的。所以我们认真挖一下AlphaGO背后的那位神人好哇?娱乐的确创造了繁华,但我们更多时候需要智慧,或者说力量。
好,言归正传。时间倒回到20年前。
年5月,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pBlu)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特洛夫,一举成为全球的焦点,人工智能也因此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
20年后的年5月,升级版AlphaGO在与当今人类排名第一的围棋手柯洁的三番棋大战中,连下三城,毫无悬念地赢下比赛。被誉为上帝之手。
这只AlphaGO2.0是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甚至可以自学成才的围棋天才机器人。“AlphaGO之父”、DpMind创始人哈萨比斯(DmisHassabis)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便让AI脱胎换骨,近乎完成了从机器到人的颠覆式进化过程。
AlphaGO2.0不再依赖人类原有的棋谱、不再对人类的行为进行模仿,它的下棋风格是全新的创造和颠覆。以至于围棋界大嘴聂卫平都开始尊称AlphaGO为“阿老师”,感叹自己“下辈子都想不出这样下棋。现在已经有不少棋手开始反过来模仿AlphaGO的棋路。
AlphaGO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AI还有多大的潜力可以挖掘?那我们先来深入了解哈萨比斯吧(DmisHassabis),他才是那个天使/魔鬼的创造者。
拥有一半华人血统的“魔鬼创造者”
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哈萨比斯来自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希腊塞浦路斯的血统,而母亲则是一位新加坡华人。个头不高的哈萨比斯有着亚裔人的面孔,带着一副不太时髦的黑框眼镜,穿着打扮也非常随意普通,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路人甲”。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位普通的年轻人,在年创业之初,就吸引到了包括《从0到1》的作者、硅谷著名风投家彼得·蒂尔,亚洲首富李嘉诚等人的投资。年,哈萨比斯创办的人工智能企业DpMind在没有推出任何产品之前,就被谷歌以4亿英镑的巨资招致麾下,这也是谷歌在欧洲投资的新纪录。
不过当你仔细看过哈萨比斯的履历,你就会明白这些大佬绝不是仅仅因为“站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才头脑发热决定投资DpMind。
把“学霸”的头衔送给哈萨比斯绝对不为过:
他8岁就开始撰写电脑游戏程序
13岁获得国际象棋大师头衔
17岁便写出了最早的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电脑游戏
20岁从剑桥计算机科学系毕业
他还是是脑力奥运会(MindSportsOlympiad)“全能脑力王”五冠王的纪录保持者
在年创办DpMind之前
他还成立了在业内颇有名气的电脑游戏公司,还因此入选了英国皇家艺术协会
也没耽误他重返校园攻读神经学博士学位
他关于大脑记忆和想象领域的前沿突破性研究,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年最具突破性的科学研究之一。
学霸常有,而伟大的科学家却不世出。从年创业至今,哈萨比斯用了短短6年时间就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百年不遇、甚至可能是千年不遇的科学家。
“自学成才”的阿尔法狗
年2月,哈萨比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探讨“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软件是如何在电子竞技领域达到人类的水准”。短短13个月之后,哈萨比斯和他的团队就创造出了能够在人类智慧最高水准——围棋领域——击败人类顶级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
而站在AlphaGO1.0这个巨人肩膀上的AlphaGO2.0更加可怕。根据DpMind团队估算,AlphaGO2.0如果跟AlphaGO1.0对战,可以让3子,这在围棋界已经是职业选手和业务选手的差别了。
“人类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再精密都可以被再造”
哈萨比斯对AlphaGO的前景规划是:成为AGI,ArtificialGnralIntllignt——全能型人工智能。
世界上各种行业都已经演变成为非常复杂的门类,从医疗健康、基因研究到宏观经济、金融行业,甚至最聪明的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没有办法彻底掌握其中的一个分支,但实际上各个行业的联系却又越来越紧密,人类怎么样才能从海量数据、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中去洞察真相?
“那么AGI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一个医生终其一生能看多少X光片,也许人工智能看一晚上就超过了这个数字,如果能够让AI穷尽世界上所有的X光片,那么它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疗行业的诊断水平。如果它还能精通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便足以胜任一名优秀的医生”,哈萨比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这样举例。
哈萨比斯的这番话,让人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之余,还有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隐忧。将来可能不是比学历比资历,只是简单到比生存力。有没有一夜回到原始社会的赶脚?
因为哈萨比斯创办的DpMind正在破解人类的“智慧”之谜。“人类的确有一些不同之处但是说到智慧,这却不是人类特有的”,哈萨比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直截了当,“据我观察,人类大脑的运行都是可以计算机化的。换而言之,人的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完全可以被再创造出来。那你觉得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比如想象力、创造力,甚至是直觉,”
其实并不然。它们不过就是一些软件程序罢了。
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拥有人类一样的智慧,那么人类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是天太热吗?财神姐姐汗水汤汤滴,将来真的是哪儿凉快呆哪?
上周五,89岁高龄的李嘉诚接受了一场一对一的“教学”,课题内容是最艰深的计算机科学,而施教者就是大神:哈萨比斯。
▲图片来源:微博
李嘉诚基金会据说,李嘉诚一早准备好了纸笔,做了笔记。同时,李嘉诚听课很激动,数度站起来,害得DpMind两个创办人也连忙礼貌地配站。▲图片来源:微博
李嘉诚基金会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诚基金会微博提到,李嘉诚觉得能参与DpMind的早期投资是可贵的缘分。
有媒体曾报道,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这其实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坚持不懈的学习,这正是只有小学学历的李嘉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恩,不要管自己的爱好,学起来再说。
什么是目标?大部分人入土时,仍然带着未演奏过的人生乐章——奥利弗·温戴尔·荷马从核心来讲,目标源于自我认知,也就是“你是谁”。
目标不是一个你已经完成的项目清单: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掌握的技能等。比如,有人的目标是“帮助其他人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目标不是囿于目前工作或者所属机构的职业头衔,也不是用专业词汇堆砌的滴水不漏的说辞。目标应该是具体化个性化的,只跟你自己产生共鸣。
如何找到目标?除了你自己,不要成为任何人。面对这个竭尽全力、不分日夜想把你变成别人的世界,这样做意味着迎接人类最艰苦的战斗;永不停息,战斗到底——E.E.卡明斯
要想找到你的领导力目标并不容易。每天,我们不停地接受信息轰炸(来自于父母、上司、广告商、名人),外界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更聪明、更强壮、更富有),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领导(授权于他人、在幕后引导、真诚、分权)。在当今世界,想找出“你是谁”都非常困难,更不必说“做自己”。但是我们的经验表明,当你清楚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接下来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首先你要发掘自己的人生故事,寻找共同脉络和主题。这么做的目的是定义你的本质、终身优势、价值和爱好——这些追求能给予你力量,带给你欢乐。据说,下面三种最为有效:
你在孩提时期最爱干什么?谈谈当时的感受。
你人生中两次最具挑战的经历是什么?它们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现在生活中的爱好是否能帮助你体现自己的价值?
当你回顾你的经历时,会看到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顺着这条线,你就能发现自己的目标。
为此,我们不妨跟随Facbook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rbrg)一起去探寻一下他的目标寻找之路。
上个礼拜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中他正好谈:在当代社会,机器正在夺走人类的工作,社群变得不再稳定,这导致了孤立主义和国家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应当帮助他人探寻目标,团结全人类去解决问题。
财神姐姐节选他的部分演讲分享如下:
“今天我想谈谈目标(Purpos),但是我不是来给你们做一些程序化的宣言,告诉你们如何发现目标的。我们是千禧一代,我们会出于直觉和本能发现目标。相反地,我站在这里要说的,是仅仅发现目标还不够。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是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
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约翰·F·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
目标是我们意识到我们是比自己更大的东西的一部分,是我们被需要的、我们需要更为之努力的东西。目标能创造真正的快乐。
今天,你在这个特别重要的时刻毕业了。当你父母毕业的时候,目标很大程度上来自工作、教会、社群。但是今天,技术和自动化正在代替很多工作,社区成员人数也在下降。许多人感到沮丧,感到自己被隔离开来了,同时也在努力填补空白。
当我走过很多地方的时候,我曾和许多被拘留的、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孩子们坐在一起,他们告诉我如果他们有事可做,参加课后活动或者有地方可去,他们的人生会变得很不一样。我也遇到过很多工厂的工人,他们没法再从事之前从事的工作了,所以试图找到新的能做的事。
为了保持社会的进步,我们身负挑战——不仅仅是创造新的工作,还要创造新的目标。
我还记得在KirklandHous的小宿舍中创造Facbook的那晚。我和我的朋友KX去了Noch。我记得我告诉他,我很开心能把哈佛的社群连接起来,但是有一天,有人会把整个世界都连接起来。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我们。当时我们还只是大学生,对此还并不了解。所有这些大型技术公司都有资源,我只是认为其中一个大公司会做到这一点。但是,我对这个想法很确信——所有人都想和彼此连接,所以我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也会有类似的故事。你觉得很多人都在改变世界,然而他们并没有,而你会。
但是,光有目标是不够的。你必须拥有心系他人的目标。
意识到这点非常难。我从来没想过创造一个公司,我想要的是创造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我假设他们跟我关心的是同样的东西,所以我从来没解释过我到底希望建立什么。
几年来,一些大公司想要收购我们。我拒绝了。我想知道是否能连接更多的人。我们正在建立第一个新闻流(NwsFd),当时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它可能会改变我们学习世界的方式。
几乎所有人都想让我把公司卖了。没有更高远的使命感,这个创业公司不可能梦想成真。经过激烈的争论后,一位顾问跟我说,如果我不同意出售,我会后悔一辈子。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当时的管理层几乎都走了。
这是我在Facbook时最艰难的时刻。我相信我们在做的东西,但是我也感到孤独。更糟糕的是,当时我觉得这是我的错。我在想是不是我错了,一个22岁的小孩,都不知道世界是怎么运转的。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没有更高的目标。是否创造它取决于我们,所以我们能一起前进。
今天我想谈谈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的三种方法:一起做有意义的项目;通过重新定义平等,使每个人都有追求目标的自由;在全世界建立社群。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做有意义的项目。
我们这一代将不得不面对数千万的工作被机器取代的情况,比如自动驾驶。但我们还有很多事能一起去完成。
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并不会在最初就完全成型。只有当你工作时才变得逐渐清晰,你只需要做的就是开始。
如果我必须在开始(Facbook)之前就了解清楚“如何连接人”的想法,那么我就不会启动Facbook了。
其实,理想主义是好事,但你要做好被误解的准备。任何为了更大愿景工作的人可能会被称为疯子,即使你最终获得成功。任何为了复杂问题工作的人都会因为不能全面了解挑战而被指责,即使你不可能事先了解一切。任何抓住主动权先行一步的人都会因为步子太快而受到批评,因为总是有人想让你慢下来。
在我们的社会里,我们并不经常做一些伟大的事,因为我们害怕犯错。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就忽视了今天所有的错误。事实上,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将来都会有问题。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开始。
那我们还在等什么呢?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人定义“公共事务”的时候了。
在地球摧毁之前,如何阻止气候变化?如何让数百万人愿意参与制造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如何治愈所有疾病?如何要求志愿者跟踪他们的健康数据和分享他们的基因组?今天,我们可能要花上50倍的价格去治疗病人,而不是找到一种治疗方法让人类第一时间无法染上疾病。这并不合理,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民主现代化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投票,以及通过个性化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学习?
所以我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造一个每人都拥有使命感的世界。
第二件事是,重新定义平等,让每个人都有追求目的的自由。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很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有稳定的工作。但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企业家,无论我们是刚开始一些项目还是在寻找、或是已经扮演着这个角色。这都很棒,我们的创业文化恰好是导致我们创造如此多进步的原因。
现在,只要在尝试很多新想法的时候,创业文化就会蓬勃发展。Facbook并不是我做的第一件事,我还做过游戏、聊天系统、学习工具和音乐播放器。我并不孤独,因为JK罗琳在出版《哈利波特》之前被拒绝了12次,即使碧昂丝也不得不写了数百首歌曲,才有了今天Halo这首歌获得的光环。最大的成功来自于我们享有失败的自由。
我们都知道,想要成功,光凭一个好想法,或者一个好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幸运也是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当初,我无法花时间编写代码,而是必须勤工俭学补贴家用,如果我无法承受“万一Facbook不能成功”这一假设,我今天都不会站在这里。诚实地想一想,我们都知道,(能够有今天)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每一代人的成长都扩大了平等的定义。前几代人争取投票权和民权,于是他们争取到了有新政和大社会。现在到了我们为这一代人定义新的社会契约的时候了。
我们应该有一个不仅仅凭借GDP这样的经济指标来衡量进步的社会,而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角色的社会。我们应该探索像“普遍基本收入”这样的观念,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尝试新事物。每个人都有可能换很多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得建立人人都负担得起的儿童托管保育机构和不约束于就职单位的医疗保健,这样让人可以无负担地去上班。人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少污蔑与束缚的社会。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我们要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