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光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起啃肥蟹悄悄开了九年,建设大道上这一座
TUhjnbcbe - 2021/5/12 13:52:00
朋友问,请客吃饭,选怎样的馆子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殷殷之情拳拳之心,然后,受宠若惊?若在上海,此事容易。大众点评输入“公馆”二字,杜月笙黄金荣戴笠马勒XX大王XX大亨……遗存的花园别墅,佳肴咖啡满园飘香的,比比皆是,门童管家彬彬有礼,明星巨贾出出进进。老公馆别墅,是一座老城历史家底的“活证物”,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大古董,岁月包浆,气度非凡。原主人的赫赫身份,野史逸事一堆唏嘘故事,也能为席间增添不少谈资。武汉也有,不多。说到能与老别墅气场相合、气定神闲运营超过8年的私房菜,更是凤毛麟角。或许你常常开车路过四喜,却从未推开过四喜的门。我习惯叫它白公馆(白崇禧曾住过),建设大道上这一座独栋百年公馆。我查过资料,它建于年,原隶属杨生花园的一部分,当年有五栋洋房,建设大道改造时只剩下这半栋房产。战争期间,白崇禧曾住在此楼,他小名“喜儿”,又言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小楼故而取名四喜。独占一隅,似乎两扇厚重的大门总是关得严实。我与它如今的女主人梅姐相识多年,常去吃饭喝茶,晒太阳。“没来过的人不敢推门……熟客们自在放松得很,像进了家一样,楼上楼下四处看,露台阳台随便坐。”梅姐和善健谈。她佛缘不浅,藏传佛教师傅赐名“降央索拉”,汉传佛教师傅唤她“常净”。二楼内藏有她的一个佛堂。做人心宽,随喜随性,“我吃饭可饥可饱、可辣可甜……睡得香,身体特别好。”白公馆当年交到她手上破败老旧,院里荒草丛生……她花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修缮整复,重新注入阳光,焕然新生。“总有人问我整修老别墅贵不贵,花了多少钱……只能说,我把一生的心血全都投进去了。”一不小心,悄悄开了九年。“它那个楼正占在大马路街角,不晓得车停哪里咧?”有姑娘引导,附近停车,过街就到。推开门,一座“亚欧MIX古董花园”欢迎你。门后有一只尾羽华丽的孔雀,绕过十九世纪维多利亚风格的浮雕酒柜,眼前豁然开朗:六米挑高的玻璃大厅,明亮,轻盈,时髦——与你脑子里的暗屋沉郁完全不同,是透明的小小植物园:满屋鲜灵灵的春天扑面而来;七十岁老香樟下有人在弹钢琴;阳光像花瓣一样斑撒满餐桌;蓝丝绒的高背椅整齐列队,仿佛爱丽丝和她的朋友们即将光临。嗅嗅,有香气,从躲在树后的长席、半隐在屏风后的圆桌、楼梯拐角处的包房……飘出丝丝缕缕的酒肴香气。真好,难得汉口一处浪漫的桃源,到处都是椅子和沙发,让人放松。(二楼阳台这机灵古怪的小桌椅,意大利设计师款)不要被大厅的明媚阻挡住,往里走。四喜的趣味在于,从一楼到三楼,散落的每间包房都像一个独立电影棚,拥有属于它们的剧本。一楼里间,推门你会惊讶:住着一株树皮“金镶玉”、新芽蓬勃的梧桐爷爷,人们仰视感叹它老人家岁数几何,坐在树下软榻上,促膝密聊。有的包房琢磨可以拍王家卫的电影,感觉张曼玉就斜靠在墙边;有的包房也可以给侯孝贤看看……白纱窗帘和拱形门廊保留了张爱玲时代的款式;楼梯旁注意看,原有水磨石包浆光可鉴人。家具不少是梅姐从北京挑选回的古董货,考眼力,风格估计难有人一口气说清。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铜灯,法国帝政风格的坐榻和玻璃柜,巴洛克风格的桌面,英国新古典风格的沙发……中国的青花瓷和苗绣,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小伙伴眼尖,认出几件考究的印度家具。中国的茶挂、对联、老照片、年画……等菜时你慢慢看吧。老派的物件耐看,古香古色,端庄朴雅。二楼里间,梅姐掀起雪白的桌布的一角,“喏,这张红木桌子花了12万,被客人伤了桌面。”二楼的复古洗手间,架上成排发黄的旧书不是电影道具,随手翻翻,门檐上有一本厚厚的年的《世界知识手册》,真好奇记录的什么。最大的包房在三楼,椅子是红木骨架笼真皮,墙边单独有一把,满工的欧洲十字绣……“别人说,白公馆里头连择菜的阿姨坐的小板凳都是红木的。”“天字一号包房”难得,坐拥超大浓荫露台。靠在软沙发上俯瞰建设大道车水马龙众生忙碌——仿佛在看平日里的自己,而此刻,你如山中自在。白公馆究竟做什么菜?今年有哪些变化?人均多少才能吃得舒服?“喏刚才一桌,两个人结账多块,吃得高高兴兴走的。”当年梅姐从北京米其林名店梧桐挖了大师傅来武汉,定下了“京派公馆菜”的基调,至今店里仍留有厨界“京城四少”之一余梅胜大师的拿手菜。我帮你滚了一遍今年的新菜单。焗一整只珍宝蟹,带镬气上桌……两斤蟹吃完,锅底干干净净,一点也不拖酱带水。这家伙堪称“蟹中多肉”,活蟹,脚爪缝缝里都是丝丝甜甜白嫩的肉。投入足量的蒜子干葱姜片,“一定要加花生油”,喷一点子广东米酒,在炙火上吱吱收汁入味。蟹肉本就甘甜,师傅别出心裁用了沙茶酱,香气更盛。四喜的红烧鳗鱼挺受欢迎。滑溜溜的活河鳗现杀,带皮剁段下锅。日本人一向认为,鳗鱼是“元气满满”的补身好物。独蒜子给得足量,用福建的家烧法,烧到胶质黏糯,一荤一素贪婪地互相吮吸香气,你浓我浓,黑里透红。吃时别把它们分开,拣块鱼皮裹着蒜一起吃,浓香油润。盘里的鳗鱼汤汁,泡饭一流。“脆皮牛肉”,黑黢黢透着巧克力光泽,嚼一大粒,唔,像脆皮雪糕一样双层的有趣口感。骠劲儿十足的安格斯牛小排,被低温慢卤50多分钟后,成了绵软柔韧的一坨,再“裸”炸到外起酥壳,烹入意大利黑醋和辣……挑肥的吃!越肥坨的嚼起来越juicy“爆浆”。四喜菜单上有一道“钉子户”,8年稳居点单冠军——号称武汉最健康的水煮鱼。它长相太清雅让你以为它是黛玉,一筷子鱼肉,猝不及防的一股子青花椒小旋风袭来,猛烈,忍不住再一筷子……几分钟后,你的嘴唇颤抖到不受控制,原来是凤辣子。那些比它辣椒花椒多N倍、铺盖厚厚一层的水煮鱼,也没它进味。它是余梅胜大师的自创招牌,从传统的油改为汁水,汤汁用美人椒和鲜花椒加鸡汤熬制,清爽不腻,你可以喝两口。另一道堪称米饭杀手的“黄金汤汁”,来自“黑松露铁棍山药烩花胶”,黄焖浓汁,特别香甜。为啥?不止是因为克的花胶和一点子黑松露酱,厨师说,烹了两道高汤去加持它,一道老母鸡汤,一道海鲜顶汤,“汤+汤=汤”,水陆精华悉数到场,给这道菜十足十的底气。汤汁绝对不可以放过,我吃光了一整碗香米饭。四喜有一人份的“海参饭”,68元吃到美滋滋。四喜也有卖价三位数的一锅豆腐:从福建远道而来的白水洋豆腐,掰成块下锅,细蜂孔吸饱了三年老母鸡吊的鸡汤,点缀海胆的鲜,成了软玉温香的一坨,不失淡淡的柴灶焦香。这豆腐吃得人心头一颤,怎么这么好吃,一时竟忘了席间那些鸡鸭鱼肉。再说几道姑娘们喜欢的新派菜。“蛋香小葱煎生蚝”,饱满金黄的蛋饼,葱极多,内裹蚝肉,有点像蚵仔煎的蛋版。我那天吃的偏嫩,浆汁多,下次多煎煎。“脆椒鹅肝批”抛开法式果酱风,改走西北粗犷香料路线,揉藏在内里的月桂叶百里香等,与裹在外的碎椒,里应外合。四喜的老牌“厚切雪盐牛舌”,听说最近换了更好的货源。主食试试公馆自制“粉条包”,薄皮儿,大馅饱满。新露脸的“担担面”,师傅自熬的麻辣酱够劲儿,一下子抢了“四喜凉面”的风头。收尾自然是“榴莲冰激凌”,粘稠感与颗粒感交错的窸窸窣窣,像雪粒般扑扑落下。
  ……按两个人算算,两份海参饭+独家水煮鱼+浓汤海胆豆腐=元,OK的。原本像睡美人一样沉睡多年的老公馆,重新迎来鲜衣怒马,贵客登门,续写历史。一声唤起便成春,一回相见一回新。在留声机里放一张王若琳,来一盅绍兴酒,慢慢喝,浅浅醉,呷一呷这公馆的罗曼蒂克复兴史。当白公馆“一顿饭”光阴的主人。餐厅:四喜·白公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起啃肥蟹悄悄开了九年,建设大道上这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