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表彰了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
南京共有8个先进典型入选,其中鼓楼区小市街道东井亭社区入选全国“学雷锋四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这也是截至目前南京市助残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
小微
东井亭社区是如何捧回国家级荣誉?跟着小微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东井亭社区地处南京中心城区,临近南京火车站和汽车站,常住人口近万人,其中有多名残疾人士。近年来,东井亭社区充分整合资源,依托鼓楼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打造志愿服务阵地,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建起残疾人的“温暖家”、爱心助残“先锋队”,常态化开展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发扬扶残助残“新风尚”。
年,东井亭社区成立义务服务队,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近十年间,服务队发展到如今的近人规模,其中9人是专职志愿者。日常生活中,一个电话就能把他们叫到家里。每逢元宵节、腊八节、助残日与学雷锋活动日,服务队都积极为残疾人士提供理发、修脚、按摩等服务。仅年一年,东井亭社区就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00小时,受益残疾人近人次,参与志愿者达多人次。
同时,东井亭社区依托鼓楼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内的花艺技能培训室、书画室、养生馆等特色场馆,组织残疾人积极参加古琴、花艺、艾灸、烘焙DIY等一系列课堂,帮助残疾人拓展艺术才能,培育出一批残疾人文体骨干。
小微
鼓楼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是什么样呢?
鼓楼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坐落于小市街道燕亭路2号4号楼,室内外总使用面积超过平方米,是集一个公共服务、文体活动、宣传展览、康复服务、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为残公益服务阵地,通过“计划+点单”的服务方式,帮助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践、提升生活质量。
鼓楼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结合鼓楼区“一街一品、一社一特”创新建设思路,本着为残疾人提供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初心和兼顾多功能多样化服务使命开展工作。
鼓楼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的一楼是便民服务中心,设有社保、医保、计生等10个服务窗口,为普通居民及残疾人提供了水电气费用缴纳等便民服务,让居民不出社区解决生活基本需求。
二楼是以图书馆、花艺馆、养生馆、康复馆四大特色馆为载体构建的生活体验中心。图书馆内设有盲文书吧、无障碍视听、残疾人讲坛等,为视障人群构建了一角盲人书吧,各式盲文书籍也丰富视障人群的精神世界。
步入花艺馆,小微就被满墙姹紫嫣红的花艺作品所吸引。花艺馆内设有植物培植展示区、绿色环保和花卉展示区等,不定期开展生态讲座、植物培植、插花艺术培训等活动。
养生馆中除了会开展各种健康讲座,还设置了一个开放式厨房,烤箱、电磁炉、锅碗瓢盆等一应俱全。经常会有社工带领残疾朋友在这里烹饪,不仅会制作中式家常菜,而且会一起烘焙,制作蛋糕西点。
康复馆内则设有红外线理疗灯、全身太空舱等理疗仪器,帮助残疾群体进行康复理疗。
中心三楼设有舞蹈室、乒乓球室、健身室等多种活动室,残疾朋友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有的残疾朋友操纵着专属健身设备在做着康复锻炼,也有的三两结伴相约在乒乓球桌球来上一局“精彩对决”。
围绕残疾人文化娱乐需求,中心开办了缝纫制作、多肉培育、手工编织、中医技能、烹饪餐饮、插花艺术等近场培训班,成立了古琴、舞蹈、养生、烘焙等兴趣小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残健融合发展。以乒乓球室为例,所有残疾人和健全人都能在一起切磋球技,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鼓楼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不仅是培养兴趣爱好的场所,而且是残疾人获得薪酬和成就感的职场空间。中心根据市场化走向、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业务技能培训等设定并强化扶残助残功能。
开办“飞针走线”缝纫技能暨布包缝纫制作培训、多肉植物培育暨移动终端微营销、网络营销、“缤纷”手工编织、中医技能培训、“舌尖上的健康”烹饪餐饮、“花点时间”花艺课堂等多种培训班场,仅项目就业培训就有多人次残疾人受益并掌握“一技之长”。
志愿者在细微的工作中
诠释着社会责任感
他们,是行走的正能量
为他们点赞!
来源
鼓楼区残疾人联合会、小市街道
编辑
小丸子
值班主编
芝士
☆鼓楼区融媒体中心☆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