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或许在大众的印象里,从事养殖业的都是农户出身,学历不高已经成为了一个刻板印象。但是在年,就有这样一位清华大学硕士的研究生,他毕业后拒绝80万年薪,大胆的决定回到河南老家养羊,如今已经6年过去了,他的结局如何呢?
景奇于年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石羊庄村,是个地道的农村娃儿。学生时代的他就是个励志的三好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土鸡变凤凰,景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年毕业后进入烽火通信就职。
在至年间,景奇经过不懈的努力、艰苦的奋斗,不断的升职,担任电信网络部总监,这个时候,他的年薪已经升为80万。期间,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业,工作之余还考上了清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娃,一跃而成,高学历加高收入,这种结局实在是太令人满意了,按常理来说,就这样安安分分的稳定工作一辈子,收入还有盈余,已经可以安稳的保证生活质量了。
可景奇的抱负,却和常人不太一样,在国企工作了十几年的他,早就看透了商业的运行规则。加之这些年也积累了一小笔财富,他决定创业,在大城市生活多年,景奇发现了一个商机。他回想起小时候农村生活的经历,吃的都是自家种的有机蔬菜,锅里抄的都是自家或者集贸市场里面买来的,来源有保证的农户散养的牲畜的肉。景奇对比着如今的蔬菜水果,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要回乡搞养殖,专门打造有机和新鲜的肉类食品,卖到城里的市场。
年,这年景奇已经38岁了,他递交了辞呈,回到了老家叶县,开启了他的养殖之路。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奔走各地“踩点”,不仅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的问题,还要精确到各地政府的意愿和村民意见,避开那些和自己养殖有冲突的政府规划地区,同时还要了解产权关系,以及相关法律。
前期考察就如同打“地基”,至关重要,只有“地基”打好了,后续真正开始养殖才不至于因为硬性问题而造成不可控的后果。经过精细的考察后,终于,他在伏牛山下找到了一个理想中适合建立养殖基地的场所。这是一个偏僻的山村,有天然的泉水和平坦的山坡,很适合发展农场养殖业。养殖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建立农场后,景奇引进了一批牲畜和农作物。
不幸的是,这年叶县突然遭遇大旱,山泉水水流量大幅度变小,为了保证人畜用水,景奇不得不舍小保大,停止给十亩的花生地浇水。缺水的花生苗全部旱死,沦为牲畜的口粮。不仅如此,匮乏的养殖经验无以用来应对牲畜的各种突发疾病,买来的小鸡仔,最后存活率不到30%;花大价钱买来的高山羊,不适应本地的气候,眼睁睁的看着它们接连病死。
更加令人痛心疾首的还在后面,在年5月,一场冰雹突然降临,暴烈的劲风一下子把羊棚掀翻,吹到了几百米开外的山坡上,事开头难,虽然刚开始损失了相当数量的物力和财力,但是景奇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
他开始走访各个养殖场,虚心请教,吸收养殖经验,除此之外,他还会去咨询专家,听从专家的指导。学校培养出来的出色学习能力,公司培养出来的灵活变通的实践能力,在这时实现了充分的交汇融合。潜心学习完之后,他再次踏上征程,建鸡舍、搭羊棚,一切和刚开始一样,但又不一样,这次,他做好了完全和充分的准备。
机会总是会眷顾有准备的人,果不其然,扛过来挫折期的景奇,创业的列车开始慢慢地驶入正轨,农场开始创造营收。在4G红利带来的“互联网+”浪潮下,电商产业应运而生,各种网络购物平台崛起,商家入驻线上,商品线上出售。景奇当然也看到了这个新的销售渠道,于是紧跟潮流,积极融入互联网。
同时,他也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他自己商品的卖点主打“有机”和“新鲜”,这同时也是景奇创业的初衷。景奇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也给当地的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稻谷田自然村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各户的收入开始不断地提高,间接的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
线上销售直接对接商家,省去了线下租赁店铺,商品不断的被中间商转手卖差价的可能。顾客买的更便宜,商家卖的更便利,这是个双赢的局面。据了解,景奇的农场如今运作的更加成熟与灵活,销售额连年上升,前景发展一片生机勃勃。
景奇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构成的。第一,十几年国企高管的资金储蓄,为他提供了一笔创业资金;第二,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商机;第三,在于他个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敢想敢做,敢于拼搏,不畏艰险的个人品质;最后,是他出色的判断力,他预知到互联网会成为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积极开启电商销售。个人的综合能力,决定和影响了他的成功。
参考资料:
《荀子·大略》
进牛羊养殖群
扫码联系我
觉得不错你就赞赞我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