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14:54就正式立秋了,理论上早晚温差就会慢慢变大,是多肉最美的季节,但是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少花友的多肉熬过了夏季,却倒在了最美的秋季,这都是由于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没有掌握正确的养护方式,导致多肉难以完成季节切换,没有完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立秋之后养多肉要做到3缓,才能顺利度过季节交替,迎接多肉最美的季节。
缓光照
夏季的强光,不仅不会让多肉出现漂亮的颜色,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晒伤的情况,除了少数地区之外,大部分花友都会在夏季把多肉挪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者为其扯上遮阳网,防止出现晒伤的情况。立秋之后,温度虽然会有所下降,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就让特殊照顾了一个夏季的多肉完全暴露在强光下,别看中午就热那么一会儿,但是多肉却是最容易晒伤的,估计不少花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晒伤不严重的话还可以慢慢恢复,严重的话有可能就直接黑腐化水了。
正确的做法就是在温度不高的天气,可以收掉遮阳网,让多肉慢慢的接受直射光,一般情况下一周到十天左右,大部分多肉就能完全适应,在最高温度降到30度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放心的让多肉接受全光照了,秋季多肉上色非常快,可能一周之内就能出现最美的状态,因此入秋的时候千万别急的晒太阳,要是晒伤了就不划算了。
缓浇水
由于多肉植物害怕高温高湿的环境,因此在夏季养多肉,通常都会控制浇水,让盆土处于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来应对高温的天气。有些花友夏季还会给多肉断水,除了一些休眠明显的品种,我几乎很少断水,只要是真的缺水了,还是会浇水的,浇水量肯定会比平时少,这样的话多肉其实基本上都处于极度缺水的边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多肉会降低自己的消耗,生长活动相对较弱,如果立秋了,就直接大水伺候的话,很容易闷根出问题。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在非常饿非常渴的时候,立马大吃大喝,就很容易有不适感一样。
对于一些养多肉很多年的花友来说,浇水这个事其实还真就不怎么受季节的影响,都是观察多肉的状态,只要缺水了就去浇,一年四季都在控制浇水,只不过程度不一样而已,因此入秋以后也不会突然增加浇水量。对于刚养多肉不久的花友来说,立秋之后,只要最高温度还在30多度以上,就不能大水浇,还是应该慢慢的增加浇水量,那些休眠比较深的品种,可以在温度降到30度以下的时候,来次透水刺激一下。
缓施肥
秋季是多肉的生长季,为了让多肉的生长状态更好一些,不少花友都会在秋季给多肉进行施肥,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错误,只是过程有时候会有所颠倒。立秋之后,正确的做法是在看到多肉有了明显的生长迹象时再给肥,而不是给肥之后期待其长得好一些,多肉本身对于肥力的消耗就比较慢,新上盆的多肉,只要配土里面有营养土,一般情况下1到2年内不施肥都是没问题的,即使施肥次数也不要太多,春秋季节总共2到4次就足够了,露养的花友经常淋淋雨也是补充肥力最好的办法。
肥料用对了,对于多肉是好事,如果用错了,对于多肉是致命的打击,根系会直接腐烂掉,再老的桩子的也扛不住肥害,因此立秋之后别急着给多肉用肥,等到多肉有了明显的生长迹象时,给肥就可以,液肥和缓释肥都可以,严格按照比例去使用,宁薄勿浓,不建议给多肉使用自己发酵的肥。
今日立秋,多肉即将迎来最美的季节,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尤其是采光、浇水、施肥这3件事,一定要缓,别让熬过夏季的多肉倒在了秋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