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客家
以诗话传承客家的味道
作者介绍:叶们,广东梅县人。科技发明家,获数十个国家发明专利,曾引领国内多个行业发展。业余写作,著有《叶剑英史诗》、《梅州情话》、《岳阳楼上》、《客家美食诗话》等作品。
海南儋州篇
人文相传,于是儋州成了客家人移民海南的大本营。至今儋州已有二十多万客家人,占海南省客家人数比例二分之一强。
北宋绍圣四年(年),岭南古梅州人古革、古堇、古巩三兄弟殿试同中进土,哲宗皇帝大赞“一门三贵,旷世盛闻”。后来古革任潮州刺史,古堇任象州刺史,古巩任宾州刺史,一门兄弟三进士三刺史,中国历史或是仅有的,成一时美谈。
作为三兄之长的古革,在绍圣四年登第后,初任琼州府(今海南省海口市)教授,掌管教育。同一年,另一个名满天下的苏东坡踉跄着被贬至海南儋州。一个是大文豪,一个是新科新锐,相逢琼岛。近千年前的宋朝,东坡学士或许与古革教授可以举杯同论黎民生活、海南教育。我们现在知道,苏东坡他此前早就与一众江西籍的“大咖”如他的老师欧阳修,同朝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是师是友。故此,如今东坡菜中的东坡肘子东坡绵蹄、东坡肉、东坡鱼就是客家菜系的源头!
梅县人古革与苏东坡同时来海南的三年多后,又同时离开海南,这是历史的际遇。二十多岁的青年才俊与六十多岁学富五车的老学士教学相长,古革在学习中得到的,在他的后续人生中得以擅扬。古革到了肇庆任知府后,题字摩崖石刻,至今犹存,如今已是当地风景。类同于另一清代广东才子宋湘,在武汉的琴台题诗,在云南题大观楼。
更想不到的是古革的后人古镛,明朝时成了儋州知州。这些人脉人文相传,于是儋州成了客家人移民海南的大本营。至今儋州已有二十多万客家人,占海南省客家人数比例二分之一强。
历史的车轮徐徐地行驶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一个原籍梅州五华县的紫金客家人徐东蔚,一笔挥写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唱响了中国,如今成了海南最好的旅游代言歌曲;由此想到另一个梅县客家人张棣昌,同样是一笔谱就《人说山西好风光》,成为代言山西的叙说,不知多少名家在争相演唱。又还想到了原籍梅县的台湾客家人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梅州平远走出的陈小奇的《涛声依旧》……
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儋州客家人从内陆到海岛,人口基数,生存土壤的滋润,文化的融合,客家菜系自然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客家美食诗话》叶们五脚猪炒杨桃世上岂闻五脚猪,
海南可见豕之初。
杨桃炒肉谁尝过,
酸爽直通到九州。
家,宝盖头下是豕。猪没有家之前便是豕,原生态的猪。世人谁见过五脚猪?有的,海南五指山区,放养的家猪与野猪交配生下的小猪,成了自成体系的原种猪。这种猪个小头尖,猪嘴拱土觅食,走路亦嘴巴贴地,从后面看就像有五只脚,是称“五脚猪”,也称“老鼠猪”。五脚猪肉,皮厚油少肉筋道。海南热带地区盛产的杨桃个大肉厚,酸中带甜。五脚猪肉炒杨桃是食材的绝配,最佳搭档。吃一碟五脚猪炒杨桃,胃口大开,气运贯通,神行九州。叶们